《上海理工大学学报》征稿简则
《上海理工大学学报》是由上海理工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期,以评述、综述、研究简讯(动态)等形式报道系统科学领域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趋势、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,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,推动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,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. 本刊为双月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.主要面向理、工科高等院校师生和国内外科技工作者. 热忱欢迎高等院校师生、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.
一、 本刊择优选登下列内容的文章
1.基础理论、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及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.
2.优秀学位论文.
3.重要学术问题的述评、重大技术成果的综述及展望.
4.科学实验的技术报告、有创新的研究成果报告及研究简报.
5.学术动态和科研简讯.
二、 来稿要求
1.目前本刊采用E-mail投稿和在线投稿两种方式,待网络全部调试好后一律采用“在线投稿”,请作者发邮件到:xbzrb@usst.edu.cn或者登录http://www.usstjournal.com 在线投稿.
2.文稿应做到立论正确,重点突出,层次分明,表述清楚,逻辑严密,数据可靠,文字简练, 标点准确,汉字使用规范,图表清晰. 字数一般以6000左右汉字为宜.
3.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请遵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》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~3102—93量和单位》.
4.文中易混淆的外文字母请注意大小写、上下角标和字体(正体、斜体或黑体). 字母和符号的含义应明确,且在文中前后统一.
5.文稿应依次包含以下信息和内容:文题(不超过20汉字)→作者姓名→作者所在单位(部门)→中文摘要(200个汉字)、关键词(3~8个)、中图法分类号→英文文题→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→作者单位的英文名称→英文摘要(200个单词)→英文关键词(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)→正文→参考文献. 并请在首页页脚处标明课题资助基金名称、号码及课题得奖记录,第一作者年龄、性别、职称、研究方向、E-mail(注:如论文作者系硕、博士生,请提供导师(联系人)的性别、职称、E-mail).
6.表格不宜过多,均应有中、英文图名和表名,坐标图中的标目要用量和单位之比表示清楚(如温度t/℃,速度v/(m·s-1),压力p/Pa等). 文中图、表应有自明性,且随文出现.
7.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简要准确的陈述,约200汉字左右.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,不宜引入公式和参考文献, 不以第一人称描述,也不必对论文成果作评论或背景注释. 英文摘要可比中文摘要略详.
8.参考文献应选引作者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,在论文中要依次引用,在文末应按文中引用次序列出. 参考文献在文末的著录格式应遵照GB7714的规定,例如:
期刊格式: [序号] 作者姓名(姓前名后,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,超过者只写前3名,后加“等”或“et a1”). 文题. 期刊名[J] (外文期刊可按标准缩写,不加缩写点),年,卷(期): 起止页.
专著格式: [序号]作者姓名(姓前名后).书名[M].版次(第1版不写).出版地:出版单位,年.起止页.
9.严格注意对外科学技术保密,在投稿前作者应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条例自行保密检查.
三、 编辑部声明
本刊收到投稿后,即抓紧进行送审等工作,如逾3个月无回音,作者可自行处理.作者请勿一稿两投。对本刊录用的稿件适当收取版面费,并酌致稿酬及当期学报若干本. 编辑部对录用稿件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上的修改.
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,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,本刊已加入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和“中国期刊网”.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.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,请在来稿时声明,本刊将作适当处理.